当前位置:首页 > 公众参与 > 水文论坛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文经济工作

浅谈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水文经济工作

 

朱孝务

 

[内容提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阐述科学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联系水文工作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针对水文部门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开展水文经济工作的思路和对策,促进水文事业健康、快速地发展,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

1、水文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1.1 水文经济工作的目的作用

水文经济工作是争取水文资金投入,通过咨询服务创收并进行相应的运作,达到促进水文事业发展、加快水文现代化建设、提高水文信息化水平、增加职工收入的目的,因此水文经济工作不是为经济而经济,水文经济工作不是孤立、静止、狭窄的,而是全面、全方位、与时俱进的,他需要方方面面的工作来支持、来配合,需要制度法规的完善,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理解支持,需要水文部门主动拓展服务范围,提供优质服务,更需要以人为本,才能更好地促进水文经济工作的开展。

1.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要求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根据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实践,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借鉴国外经济发展经验,为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表明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反映了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必然趋势。科学发展观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也是水文改革与发展所必须遵循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的内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体现了党的宗旨和执政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一切从人民群众的需要出发,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是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统一,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统一。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3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提出水文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联系到水文工作实际,首先要确立水文发展的目标和任务。水文是对水的数量和质量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状况进行勘测研究的一门学科,是国家重要的基础和前期工作,水文工作是水利水电建设的尖兵、防汛抗旱的耳目和参谋,是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哨兵。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我国洪涝灾害、干旱缺水严重,水污染和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全国660个城市中有近400个缺水,一百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受到了资源性和水质型双重缺水的困扰,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思想,加快建设和谐社会、节水型社会、节约型社会步伐,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达到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目的。这对新时期水利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治水思路的核心内容是在注重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配置和保护,注重维护良好的生态系统,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综合利用的目标,体现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兼顾,防洪、灌溉、供水、发电、水保统筹,节约、保护优先的原则要求,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无不以水文工作、无不以准确、可靠、全面的水文资料、水文监测为基础,弄清水资源的数量、质量、弄清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状况,弄清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情况。具体地说:在防灾减灾方面,随着江河防洪能力的提高,常遇洪水将得到控制,需要水文提高超标准洪水的监测和预报水平;因暴雨而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突发性水害加剧,需要水文从降雨入手,加强预测预报,减免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威胁,干旱缺水问题,需要加强旱情监测与分析,需要提高预报精度和预见期,需要提供更多、更全面、更准确的水文信息。

开发利用水资源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做到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需要水文部门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参于制定水资源规划、水的中长期供求规划,需要水文部门对利用水资源工程进行科学论证,需要水文部门加强地表水,地下水开发利用过程用水情况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情况的动态监测,需要水文部门为政府制定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等提供有关决策依据。

优化配置水资源要求水文部门发挥更大作用。优化配置水资源是水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根据预测年度来水量,制定年水量分配方案和调度计划,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相结合制度。开展这些工作的基础是水文水资源监测和预测预报汛息。

全面节约水资源、建设节水型、节约型社会对水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制定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和调度水资源时,应当维持江河的合理流量和湖泊、水库以及地下水的合理水位,维护水体的自然净化能力,应当按照水功能区对水质的要求,核定水域的纳污能力,提出限制排污总量的意见等。这些工作的开展依据是水质监测信息和分析预测成果。

要做好以上工作,对水文而言无不以经济为基础,无不以水文经费、水文投入做保证,因此,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以全面、及时、准确的水文水资源信息,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主要目标和任务是:提高水文预测预报水平,满足防灾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需要,加强水文水资源监测与评价,满足水资源管理和保护的需要;开展生态监测,满足生态环境的需要;建立科学的水文信息服务体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水文经济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是水文投入、水文建设资金要满足水文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水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满足水文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水文投入要优先于其他行业,资金增长率要高于国民经济增长率。同时要大力提高水文职工的收入水平。

2、当前水文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直以来,水文部门承担的是水文水资源信息资料的收集,主要为政府、防汛抗旱服务,以及一些工程设计单位服务,多为间接服务,与社会、与市场经济接触不够密切。水文工作者是长期默默无闻地战斗在溪河湖畔,鲜为人知,故水文部门相对比较闭塞,自我表现、自我宣传的意识不强,开拓创新精神也不够,因此人们难以了解,长期存在客观和主观上的原因造成的,束缚和阻碍了水文事业的发展。当前水文经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水文经费投入不足,水文服务创收力度不大,科技咨询服务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经济基础脆弱,经济保障能力不强。这些问题主要是由于水文政策法规不健全,水文管理跟不上,基层力量不强,水文职工素质不高引起的。

在水文政策法规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主要是对水文工作义务,加强水文信息系统建设和保护水文测报设施作了原则要求或具体规定,在其他相关的国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中》,也都是围绕上述几个方面作规定。与法规相配套的水文规章基本处于空白,《水文管理办法》只是内部规章,各级政府虽然颁发了《关于加强水文工作的通知》,也只是文件的形式,在水文发展要求、水文设施建设,特别是水文投入方面还不够明确具体,措施力度不大。因此,水文发展法规政策保障不强。

在水文管理体制上,目前多数水文机构实行省级以下垂直管理,省级与市、县级水文机构级别偏低,不利于开展工作。水文部门很大部分工作是为地方服务的,由于隶属与建制问题,与地方关系还不够密切,对水文管理、水文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水文投入不足,经费来源单一,水文预算科目不合理,没有建立良性的水文投入机制。水文建设资金在水利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在水利发展基金、财政专项资金的预算比例偏低,有的甚至没有,水利工程建设中“工程带水文”的政策没有很好落实,措施也不到位。由于水文投入不足,造成水文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水文站房、水文测报设施建设标准偏低,装备水平不高,防御大洪水的能力不强,危房、缺水、缺电问题依然存在,每当发生大洪水时,水文职工靠的是拼人员、拼设备来保证测报工作。

水文职工素质不高,基层水文职工一部分属于过去招工、补员顶替的,学历水平参差不齐,工作能力也有很大差别,相当部分在中专及以下水平,他们普遍理论政策水平不高,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对现代管理知识不够了解,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知识匮乏。不能适应当前水文经济工作的要求。

 

3、加强水文经济工作的对策措施

3.1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水文经济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为本,开展水文经济工作同样也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各级水文部门的领导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树立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观念,重视和加强人才培养工作,制定人才培训规划,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水文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能够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熟练掌握各类水文先进仪器设备应用,懂技术、会管理、会抓业务、抓经济的多层次、高素质的人才。

3.2 为开展水文经济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要开展好水文经济工作,必须要有良好的外部条件,包括完善的法律法规,相应的政策,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理顺水文机构建制,创新管理机制,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等。水文部门是政府基础性事业,水文工作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上,对于基础性公益性的事业,经费主渠道来源于政府投入,要保证政府的经费投入,必须要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做保障,具体地说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水污染防治法》、《防汛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的原则要求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明确水文经费投入的具体规定,如预算要求,中央、地方投入的要求,在各项水利建设经费中的比例要求、增长要求。在政策上,如“工程带水文”的措施要求,对因建设工程影响水文测报设施的,应保证恢复水文功能,需要采用新仪器新设备、新工艺、新方法才能满足要求,所增加的费用应全部由建设单位承担,对过去遗留的问题,没有恢复水文测报功能的处理也要明确。有了相应的法规政策,在具体执行上就要靠人来做,一方面要取得各级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多向领导汇报、宣传水文工作的重要性,多宣传水文工作的成效,通过实实在在的业绩,让各级领导了解水文、认识水文,达到领导重视支持的目的,使法规政策落到实处。另一方面水文职工特别是各级水文部门的领导,要努力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锲而不舍地攻难关,取得各级领导的最大支持。在机构建制上,上下共同努力,在市级以下要落实双重领导、双重计划、双重投入的各项政策,水文单位要逐步增挂地方牌子,在当地真正做到有人管、有人关心。要扩大水文宣传,树立水文部门先进典型,扩大影响,广泛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技术开展水文宣传,在方法方式上,拓展思路,灵活运用新闻、专题、图片、文章等使水文工作者有影有声。要建立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水文投入增加了,水文经济搞好了,才能保证水文事业的发展,才能使防汛抗旱减灾,防治洪涝灾害、干旱缺水工作更好地开展,才能为合理利用、优化配置水资源,全面节约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社会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才能发挥出水文部门在防治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才能更好地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促进文明社会、富裕社会、和谐社会的建立。

3.3大力开展水文经营性服务工作

根据水文经济工作的内容目的和作用,在争取政府投入,落实工程带水文等各项政策措施的基础上,要大力开展水文科技咨询服务,根据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批准,水文专业事业性有偿服务收费已经转为开展经营服务性收费管理,具有很强的市场经营服务特征,水文单位与服务对象是在双方自愿有偿情况下进行的,在这种条件下,水文部门要明确方向,开拓市场,扩大服务面,加强人才培养,练好功夫。各单位可以根据现有条件可以集资对外投资,可以创办经济实体,也可以成立经营性服务公司等具有市场经营行为特征的机构,围绕防汛抗旱减灾,防治水污染、防止水土流失方面的用户需要,做好服务工作。在环境、生态方面的问题,围绕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如何维护人类生命健康、如何维护河流健康生命开展工作,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围绕建立节约型社会以水文测验、水文情报预报为基础为依托,发挥水文计算分析、水资源论证、水环境评价、大地测绘方面的优势,利用好水文部门的水文分析评价资质、水质分析资质、水资源论证资质、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测绘资质等,开拓市场。有关水文服务的市场十分广泛,牵涉到的行业和部门很多,比较密切的有水利电力、城市规划建设、国土、交通、航运、环保、建筑设计业等,大到国家的宏观决策、小到一座桥梁、一个涵洞的建设都需要水文信息、需要水文分析计算等;但水文业务竞争也十分激烈,许多设计单位都能承担这类业务,许多大的设计单位他们凭借资金、设备、人才,专业门类比较齐全的优势,所申请到的资质往往比较高,他们承接的多是许多大的业务;一些小的设计单位,他们虽然资金、设备、人才优势不强,但他们有比较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机制,经营灵活,收费较低,只要有资质的他们都接收,因此水文开展科技咨询服务犹如在夹缝中寻找出路,面对严竣的形势,首先要把水文经营服务创收摆上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加强研究,吃透国家政策精神,其次要训练好内功,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懂管理会经营、会做事的技术型人才。对承接的业务,要以质量为根本,提高效率,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第三,做好开展专项业务资质的申请、鉴定、复检工作,充分发挥各种资质(资格)证书的作用,创造最大的效益。第四,要练好外功,要加强外部联系,要有信息源,要提供优质服务,要以诚对待用户,以情动人。要与主要服务部门水利系统、电力系统、经济管理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以点带线,以线带面,向其他部门单位辐射。第四,全省上下一盘棋,整合资源,集中和突出优势,加强沟通和交流,一致向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