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水资源公报
- 发布日期:2008-01-21
- 浏览量:891
概 述
2008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597.7毫米,折合水量1978.6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0%,比常年偏少4.8%,属平水年。全省最大点降水量为建阳坳头站2761.5毫米,最小点降水量为长乐梅花站877.5毫米。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035.7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03.90亿立方米,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复量1.23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036.93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877立方米。年供水总量198.04亿立方米;年用水量198.04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93.8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7.40%。 水文部门对全省主要江河水质监测评价成果表明,2583公里评价河长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08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0.84%。污染(Ⅳ、Ⅴ类和劣Ⅴ类)河长为495公里,占19.16%,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82%。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总磷、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一、 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全省2008年平均降水量1597.7毫米,折合水量1978.6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0%,比常年偏少4.8%,属平水年。行政分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莆田市,为1791.3毫米;最小的是三明市,为1481.6毫米。与常年相比,莆田市偏多15.0%,三明、南平市偏少13.4%、11.0%,其它设区市与常年接近。
2008年行政分区降水情况 表1
全省主要江河中,闽江(福建部分)年降水量为1524.9毫米,折合水量为913.73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1.2%;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福建部分)、木兰溪年降水量分别为1591.0毫米、1597.9毫米、1668.2毫米、1745.1毫米、1854.7毫米。与常年相比,木兰溪偏多13.3%,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福建部分)与常年接近。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我省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的高值区有邵武至武夷山、平和至云霄、同安北部至安溪、仙游至莆田北部、罗源北部至周宁及福鼎至柘荣的山区。年降水量小于1300毫米的降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诏安至平潭沿海一带,及古田、南平、尤溪一带和永安、漳平一带。全省最大点降水量为建阳坳头站2761.5毫米,最小点降水量为长乐梅花站877.5毫米。 2008年,我省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代表站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在70%~86%之间,最大连续4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在52%~69%之间。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08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1035.70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836.3毫米,比上年少3.4%,比常年少12.2%。厦门、莆田两市的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偏多;其余七设区市偏少。行政分区中,南平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最多,为228.09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22.02%;厦门市最少,为14.03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35%。 注: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河川径流量 2008年全省主要江河闽江(福建部分)、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福建部分)、木兰溪的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465.65亿立方米、122.61亿立方米、82.74亿立方米、41.38亿立方米、53.79亿立方米、15.67亿立方米。其中闽江的地表水资源量最多,占全省的44.96%。与常年相比,木兰溪比常年偏多3.0%,其它5条江河的水量均比常年偏少。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08年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303.90亿立方米(扣除了山丘区与平原区的重复计算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9.34%。其中山丘区300.03亿立方米,平原区4.23亿立方米。行政分区中,地下水资源量最多的是南平市66.49亿立方米,最少的是厦门市3.93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的21.88%和1.29%。 (四)水资源总量 2008年福建省水资源总量1036.9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35.7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03.90亿立方米。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复量1.23亿立方米。产水系数0.52,产水模数83.7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08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 表2 单位:亿立方米
(五)出入境水量 2008年外省入境水量为18.31亿立方米。其中从浙江省庆元县流入闽江松溪的水量为9.58亿立方米,从浙江省泰顺县流入交溪的水量为8.73亿立方米。 从我省流出的水量为126.49亿立方米,主要是龙岩市的长汀县、上杭县、永定县、武平县、连城县、新罗区,漳州市的平和县,南平市的浦城县、光泽县,三明市宁化县的部分水量。其中,流入广东韩江水量为114.55亿立方米;从浦城、光泽、宁化、武平、长汀五县流入鄱阳湖水量为10.79亿立方米;从浦城县流入钱塘江水量为1.15亿立方米。全省入海水量为908.93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量)。 二、蓄水动态
根据对全省20座大型水库和87座中型水库资料统计,2008年末总蓄水量74.7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总蓄水量77.64亿立方米减少2.93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008年末总蓄水量66.01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减少3.05亿立方米(2008年全省增加统计新投产的宁德洪口1座大型水库,2008年末洪口水库蓄水量为2.90亿立方米)。
2008年福建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表3 单位:亿立方米
三、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全省2008年供水总量为198.0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蓄水、引水、提水)供水量192.35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4.99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70亿立方米。行政分区福州市供水量最大,为33.21亿立方米;厦门市供水量最小,为6.24亿立方米。 注: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不含水力发电用水量) 2008年行政分区供水情况 表4 单位:亿立方米
(二)用水量 全省年用水总量为198.04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包括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其他(林牧渔)用水量,为99.30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93.87亿立方米;其次是工业用水量,为75.44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为15.09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为8.21亿立方米。行政分区中,福州市用水量最多,达33.21亿立方米;厦门市用水量最少,为6.24亿立方米。 注:用水量是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不含水力发电用水和海水利用量)
2008年行政分区用水情况 表5 单位:亿立方米
(三)用水分析
2008年行政分区用水指标 表6
四、水质评价 (一)主要江河水质 2008年全省主要江河总体水质状况同上年相比略有下降。通过对全省7个水系69个断面的水质监测,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在2583公里评价河长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088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0.84%。污染(Ⅳ、Ⅴ类和劣Ⅴ类)河长为495公里,占19.16%,与上年相比增加了1.82%。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总磷、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闽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1213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2.81%;污染河长为94公里,占7.19%,比上年增加了2.14%。污染主要分布在支流大樟溪凤洋段和闽江下游鳌峰洲、魁岐、马尾、螺洲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挥发酚、五日生化需氧量和总磷。 九龙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67公里,占评价河长的57.30%;污染河长为199公里,占42.70%。污染主要分布在龙岩的东兴-漳平河段、西溪的龙山、西溪桥闸河段及干流的石码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和溶解氧。 汀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5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4.67%;污染河长为46公里,占15.33%。污染主要分布在汀江源头的新泉大桥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 晋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略有下降。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111公里,占64.91%;污染河长为60公里,占35.09%,比上年增加了2.93%,污染主要分布在上游永春河段和干流的泉州大桥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 交溪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41公里,占评价河长的78.85%;污染河长为11公里,占21.15%。污染主要分布在周宁城关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闽东诸河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91公里,占65.94%;污染河长为47公里,占34.06%,比上年增加了10.15%。污染主要分布在水北溪的福鼎河段和金溪的兰田、东湖塘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木兰溪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6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3.46%;污染河长为38公里,占36.54%。污染主要分布在仙游和涵江区河段,其中涵江区河段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闽南诸小河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在所评价的45公里河长中,水质全部符合或优于Ⅲ类。
2008年福建省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表7 河长单位:公里 (二)大型水库水质 评价大型水库19座(见表8),其中沙溪口水库各水情期水质均为Ⅳ类,山仔水库丰水期和惠女水库枯水期水质为Ⅳ类,其余水库各水情期水质均符合和优于Ⅲ类标准。其中全年期评价水质符合Ⅱ类标准的16座,占84.21%;符合Ⅲ类标准的2座,占10.53%;水质为Ⅳ类的1座,占5.26%。 对19座大型水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水口、东张、惠女、南一、古田溪一级水库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山仔水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枯水期东张水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全年期评价中,水口、山仔、东张、南一、古田溪一级水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进行评价。根据单指标评价法,并根据Ⅲ类水质标准进行水源地水质合格评价。全省九个设区市15个主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中(1个为地下水),水质较好的有龙岩的北门水厂水源地和宁德的金涵水库,这2个水源地的年测次达标率均为100%。水质较差的是福州的闽江北港的鳌峰洲、漳洲九龙江北溪的鳌浦、泉州晋江北渠的北峰和东湖桥4个供水水源地,主要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氨氮、溶解氧、铁和锰。
2008年福建省各大型水库水质状况表 表8
注:总磷、总氮不参加水质类别评价,只参加营养状况评价。 (四)省界水质 2008年度评价的省界河流有9条,共12个监测断面,其中闽浙交界断面11个,闽粤交界断面1个。大部分省界水体水质较好,闽浙交界断面中,9个监测断面符合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2个断面为劣Ⅴ类,均出现在福建福鼎市与浙江苍南县交界,主要超标项目为pH和氨氮。闽粤交界断面全年水质为Ⅱ类标准。 2008年省界水质状况 表9
五、重要水事
(一)我省建成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 2008年,我省全面建成省、市、县、乡四级应急视频会商指挥系统,并通过有线电视和卫星电视网络转播到全省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同时,全面完成全省15331个行政村(居委会)的村级防汛减灾应急预案编制,并实现了计算机管理。 (二)“六千”水利规划任务全面完成 2008年,千万农民饮水安全工程累计完成7459个;千座水库保安工程累计完成659座;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累计完成257万亩;千万方山地水利工程累计新增容积115万方;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累计完成440公里;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累计完成782万亩。截至2008年,全省“六千”水利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总投资43.85亿元,五年计划任务超额完成。 (三)我省苏区县启动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规划 长汀、连城、上杭、永定、宁化、清流、建宁、平和八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原中央苏区县首次列入2008-2012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规划,并于2008年启动实施。 (四)省政府大幅增加除险加固项目投入力度 2008年8月,省政府专题会议决定对列入国家补助项目的大中型病险水库省级按总投资的20%进行配套;将小(1)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省级补助资金由平均每座20万元增加至30万元,小(2)型病险水库平均每座8万元增加至15万元。10月,省委常委会议决定在中央补助1/3的基础上,大幅增加病险海堤除险加固项目的省级补助资金,使省级以上补助比例按不同地区分别增加至60%或80%。 (五)我省开展整顿违规取水专项行动 2008年3月至10月,我省开展整顿违规取水专项行动。据统计,全省共清理违规取水户548个,其中无证取水的421个,未按规定取水的25个,未按规定缴纳水资源费的84个,擅建取水工程的13个,越权审批取水的5个。至2008年底已纠正违规取水户247户,补办、新办取水许可证226套,追缴水资源费100多万元。2008年是《福建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颁布后的第一年,全省征收入库水资源费达到2.15亿元。 (六)水利前期工作和省级基建项目进展顺利 2008年争取中央水利基建资金达7.34亿元,省级水利基建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4.28亿元。全省列入专项规划的3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前期工作全部完成,冬春水利建设和水利水毁工程修复任务全面超额完成。 (七)水利科技工作稳步推进 2008年,争取到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利部“94.8”技术引进专项、福建省科技专项经费共365万元,其中,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闽江下游水资源及水环境系统研究项目”225万元。全省水利系统获得省科技进步奖4项,其中莆田市南日岛深水跨海管道供水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等2个项目获得二等奖,有2个项目获得三等奖。评选出2007年度福建水利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 |
|||||||||||||||||||||||||||||||||||||||||||||||||||||||||||||||||||||||||||||||||||||||||||||||||||||||||||||||||||||||||||||||||||||||||||||||||||||||||||||||||||||||||||||||||||||||||||||||||||||||||||||||||||||||||||||||||||||||||||||||||||||||||||||||||||||||||||||||||||||||||||||||||||||||||||||||||||||||||||||||||||||||||||||||||||||||||||||||||||||||||||||||||||||||||||||||||||||||||||||||||||||||||||||||||||||||||||||||||||||||||||||||||||||||||||||||||||||||||||||||||||||||||||||||||||||||||||||||||||||||||||||||||||||||||||||||||||||||||||||||||||||||||||||||||||||||||||||||||||||||||||||||||||||||||||||||||||||||||||||||||||||||||||||||||||||||||||||||||||||||||||||||||||||||||||||||||||||||||||||||||||||||||||||||||||||||||||||||||||||||||||||||||||||||||||||||||||||||||||||||||||||||||||||||||||||||||||||||||||||||||||||||||||||||||||||||||||||||||||||||||||||||||||||||||||||||||||||||||||||||||||||||||||||||||||||||||||||||||||||||||||||||||||||||||||||||||||||||||||||||
|
- 上一篇:2009年水资源公报
- 下一篇:2007年水资源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