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简报 > 水资源公报

2007年水资源公报

 

2007福建省水资源公报
 
 
 

概   述

 

2007年,全省平均降水量1550.6毫米,折合水量1920.37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3%,比常年偏少7.6%,属平水年。全省最大点降水量为同安荇后站2672.0毫米,全省最小点降水量为莆田邱山站688.5毫米。全省地表水资源量1071.7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1.95亿立方米,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复量1.1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1072.90亿立方米,人均拥有水资源量2996立方米。年供水总量196.28亿立方米;年用水量196.28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95.39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48.60%。

水文部门对全省主要江河水质监测评价成果表明,2583公里评价河长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197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5.06%;污染河长为386公里,占14.94%,与上年相比减少了5.77%。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一、 水资源量

(一)降水量

全省2007年平均降水量1550.6毫米,折合水量1920.37 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少27.3%,比常年偏少7.6%,属平水年。行政分区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龙岩市,为1696.9毫米;最小的是南平市,为1418.3毫米。与常年相比,三明、南平市偏少16.9%、20.2%,其它设区市接近常年。

 

2007年行政分区降水情况

表1

分区名称

福 州

厦 门

莆 田

泉 州

漳 州

龙 岩

三明

南 平

宁 德

全 省

年降水量(mm)

1529.1

1550.1

1669.7

1681.4

1595.1

1696.9

1422.5

1418.3

1651.6

1550.6

折合水量(亿m3

185.86

25.22

68.64

188.99

204.92

324.97

326.80

373.29

221.68

1920.37

与上年比较(±%)

-24.4

-26.5

-19.0

-20.4

-37.1

-18.5

-26.1

-33.3

-28.7

-27.3

与常年比较(±%)

0.5

2.6

7.1

4.6

-2.4

0.4

-16.9

-20.2

-3.2

-7.6

 

全省主要江河中,闽江(福建部分)年降水量为1443.3毫米,折合水量为864.85亿立方米,比常年偏少15.9%;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福建部分)年降水量分别为1672.3毫米、1694.5毫米、1764.0毫米、1679.9毫米,与常年接近。

受气候和地形影响,我省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从2007年降水量等值线图上可以看出,今年降水高值区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山丘区,降水量大于1800毫米的高值区有同安北部至安溪山区,德化至仙游、莆田北部山区,罗源北部至周宁山区,福鼎、柘荣之间山区。年降水量小于1300毫米的降水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石狮至平潭沿海一带,及古田、南平、建瓯、顺昌、泰宁一带。全省最大点降水量为同安荇后站2672.0毫米,全省最小点降水量为莆田邱山站688.5毫米。

2007年固定降水代表站为七里街、郑店、上杭、石砻、白塔站。我省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代表站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在70%~87%之间,最大4个月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比值在49%~72%之间。

 

(二)地表水资源量

2007年全省地表水资源量为1071.71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865.35毫米,比上年少33.9%,比常年少9.1%。福州、厦门、莆田、泉州、龙岩市的地表水资源量与常年相比偏多;其余四设区市偏少。行政分区中,南平市的地表水资源量最多,为195.80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8.27%,比常年少27.4%;厦门市最少,为13.37亿立方米,占全省地表水资源总量的1.25%,比常年多5.8%。

注: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河川径流量

2007年,全省主要江河闽江(福建部分)、九龙江、汀江、晋江、交溪(福建部分)的地表水资源量分别为472.18亿立方米、147.33亿立方米、87.74亿立方米、54.23亿立方米、55.64亿立方米。其中闽江的地表水资源量最多,占全省的44.1%。九龙江、晋江、汀江的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多,闽江、交溪偏少。

 (三)地下水资源量

    2007年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311.95亿立方米(扣除了山丘区与平原区间的重复计算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9.08%。其中山丘区308.15亿立方米,平原区4.15亿立方米。行政分区中,地下水资源量最多的是三明市56.89亿立方米,最少的是厦门市3.97亿立方米,分别占全省地下水资源总量的18.24%和1.27%。

(四)水资源总量

    2007年福建省水资源总量1072.9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1071.71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311.95亿立方米。地下水和地表水不重复量1.19亿立方米。产水系数0.56,产水模数86.63万立方米/平方公里。

2007年行政分区水资源总量

表2                                                            单位:亿立方米

分区名称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全省

地表水资源量

109.24

13.37

34.91

98.40

119.20

188.38

184.63

195.80

127.78

1071.71

地下水资源量

32.43

3.97

9.39

29.32

33.90

52.20

56.89

56.76

37.09

311.95

地下水与地   表水不重 复量

0.29

0.00

0.30

0.18

0.42

0.00

0.00

0.00

0.00

1.19

水   资     源     总    量

109.53

13.37

35.21

98.58

119.62

188.38

184.63

195.8

127.78

1072.90

 

(五)出入境水量

2007年外省入境水量为18.38亿立方米。其中从浙江省庆元县流入闽江松溪的水量为8.63亿立方米,从浙江省泰顺县流入赛江的水量为9.75亿立方米。

从我省流出的水量为132.85亿立方米,主要是龙岩市的长汀县、上杭县、永定县、武平县、连城县、新罗区,漳州市的平和县,南平市的浦城县、光泽县,三明市宁化县的部分水量。其中,流入广东韩江水量为122.29亿立方米;从浦城、光泽、宁化、武平、长汀五县流入鄱阳湖水量为9.46亿立方米;从浦城县流入钱塘江水量为1.10亿立方米。全省入海水量为945.51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量)。

二、蓄水动态

 

    根据对全省19座大型水库和87座中型水库资料统计,2007年末总蓄水量77.64亿立方米,比上年末总蓄水量70.88亿立方米增加6.76亿立方米。其中大型水库2007年末总蓄水量69.06亿立方米,比上年末增加7.70亿立方米(2007年全省增加统计新投产的尤溪街面、漳平白沙2座大型水库,2007年末街面水库蓄水量为11.92亿立方米,白沙水库为1.18亿立方米)。

 

2007年福建省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

表3                                                 单位:亿立方米

分区名称

大型水库

中型水库

上年末蓄水总量

当年末蓄水总量

年蓄水变量

福 州

3

 6

20.48

20.99

0.51

厦 门

0

 3

0.42

0.36

-0.06

莆 田

1

 4

2.09

2.09

0

泉 州

2

13

4.94

5.11

0.17

漳 州

2

16

3.17

2.17

-1.00

龙 岩

3

11

16.63

18.43

1.80

三 明

4

18

14.19

20.98

6.79

南 平

2

10

3.10

2.49

-0.61

宁 德

2

 6

5.86

5.02

-0.84

全 省

17

87

70.88

77.64

6.76

 

三、供用水量

(一)供水量

全省2007年供水总量为196.28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蓄水、引水、提水)供水量190.22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5.24亿立方米;其他水源供水量0.82亿立方米。行政分区福州市供水量最大,为32.83亿立方米;厦门市供水量最小,为5.99亿立方米。

注:供水量是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供水量(不含水力发电用水量)

          

  2007年行政分区供水情况

表4                                                    单位:亿立方米

分 区 名 称

福州

厦门

莆田

泉州

漳州

龙岩

三明

南平

宁德

全省

蓄水工程供水

6.94

1.75

5.12

8.74

7.36

3.63

5.29

8.94

7.46

55.23

引水工程供水

5.84

3.15

2.94

16.60

9.15

12.19

11.40

13.78

7.48

82.53

提水工程供水

19.75

0.26

1.03

3.78

5.55

8.24

9.16

4.38

0.31

52.46

地下水源供水

0.30

0.76

0.08

2.18

0.47

0.98

0.21

0.12

0.14

5.24

其他水源供水

0.00

0.07

0.17

0.00

0.00

0.16

0.00

0.16

0.00

0.82

总  供  水  量

32.90

5.99

9.34

31.30

22.53

25.20

26.06

27.64

15.39

196.28

 

 

(二)用水量

全省年用水总量为196.28亿立方米。农业用水量包括农田灌溉用水量和其他(林牧渔)用水量,为100.94亿立方米,其中农田灌溉用水量为95.39亿立方米;其次是工业用水量,为72.77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量为14.21亿立方米;农村生活用水量为8.36亿立方米。行政分区中,福州市用水量最多,达32.83亿立方米;厦门市用水量最少,为5.99亿立方米。

注:用水量是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毛用水量(不含水力发电用水和海水利用量)

 

 

 

2007年行政分区用水情况

表5                                                    单位:亿立方米

分区名称

福 州

厦 门

莆 田

泉 州

漳 州

龙 岩

三 明

南 平

宁 德

 全 省

农田灌溉

11.77

1.80

5.14

9.78

13.65

12.10

14.00

17.89

8.99

95.39

工业用水

14.92

1.98

1.94

16.52

4.79

11.05

9.65

7.77

4.15

72.77

城镇生活

3.17

1.63

1.07

3.01

1.55

0.86

0.93

1.08

0.91

14.21

农村生活

1.30

0.26

0.68

1.59

1.34

1.00

0.71

0.67

0.81

8.36

其他用水

1.67

0.32

0.24

0.40

1.20

0.19

0.77

0.23

0.53

5.55

总用水量

32.83

5.99

9.34

31.30

22.53

25.20

26.06

27.64

15.39

196.28

 

(三)用水分析

2007年行政分区用水指标

表6

分区名称

人均水资源量(m3

人均综合用水量(m3

万元GDP用水量(m3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m3

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m3

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L/d)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 用水量(L/d)

福 州

1620

486

165

180

720

230

97

厦 门

550

247

43

28

740

226

108

莆 田

1244

330

177

76

758

225

97

泉 州

1274

404

136

126

684

218

95

漳 州

2524

475

260

148

684

222

104

龙 岩

6825

913

448

403

780

215

100

三 明

7047

995

468

435

710

230

96

南 平

6799

960

573

520

711

223

88

宁 德

4190

505

322

283

658

209

103

全 省

2996

548

214

173

711

223

98

 

四、水质评价

(一)主要江河水质

2007年全省主要江河总体水质状况同上年相比略有下降。通过对全省7个水系69个断面的水质监测,采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在2583公里评价河长中,水质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135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2.66%。污染(Ⅳ、Ⅴ类和劣Ⅴ类)河长为448公里,占17.34%,与上年相比增加了2.40%。水体的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挥发酚、总磷、五日生化需氧量和高锰酸盐指数等。

闽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1241公里,占评价河长的94.95%;污染河长为66公里,占5.05%。污染主要分布在支流大樟溪凤洋段和闽江下游魁岐、马尾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和挥发酚。

九龙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67公里,占评价河长的57.30%;污染河长为199公里,占42.70%。污染主要分布在龙岩的东兴-漳平河段、西溪的龙山、西溪桥闸河段及干流的石码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总磷、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

汀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254公里,占评价河长的84.67%;污染河长为46公里,占15.33%。污染主要分布在汀江源头的新泉大桥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

晋江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略有好转。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116公里,占67.84%;污染河长为55公里,占32.16%,比上年减少了1.17%,污染主要分布在上游永春河段和干流的石砻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铜、铅和锌。

交溪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基本持平。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41公里,占78.85%;污染河长为11公里,占21.15%,污染主要分布在周宁城关河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

闽东诸河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有所下降。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105公里,占76.09%;污染河长为33公里,占23.91%。污染主要分布在水北溪的福鼎河段和金溪的东湖塘段,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总磷、挥发酚和五日生化需氧量。

木兰溪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符合和优于Ⅲ类水的河长为66公里,占评价河长的63.46%;污染河长为38公里,占36.54%,与上年相比减少了13.46%。污染主要分布在仙游和涵江区河段,其中涵江区河段水体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标项目为氨氮、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和总磷。

闽南诸小河 水质状况与上年相比相当。在所评价的45公里河长中,水质全部为Ⅱ类。

 

 

 2007年福建省主要江河水质状况

表7                                                           河长单位:公里


水系

评价

河长

时段

Ⅰ、Ⅱ

劣Ⅴ

河长

占%

河长

占%

河长

占%

河长

占%

河长

占%

闽  江

1307

丰水期

490

37.49

582

44.53

228

17.44

7

0.54

 

 

枯水期

698

53.40

413

31.60

130

9.95

59

4.51

7

0.54

全年期

587

44.91

654

50.04

12

0.92

47

3.59

7

0.54

九 龙 江

466

丰水期

235

50.43

32

6.87

101

21.67

 

 

98

21.03

枯水期

191

40.99

76

16.31

101

21.67

 

 

98

21.03

全年期

247

53.01

20

4.29

101

21.67

 

 

98

21.03

汀  江

300

丰水期

152

50.67

148

49.33

 

 

 

 

 

 

枯水期

 

 

254

84.67

46

15.33

 

 

 

 

全年期

 

 

254

84.67

46

15.33

 

 

 

 

晋  江

171

丰水期

74

43.28

42

24.56

42

24.56

 

 

13

7.60

枯水期

 

 

75

43.86

41

23.98

42

24.56

13

7.60

全年期

15

8.77

101

59.07

42

24.56

 

 

13

7.60

 交溪

52

丰水期

23

13.45

18

10.53

11

6.43

 

 

 

 

枯水期

18

10.53

23

13.45

 

 

11

6.43

 

 

全年期

36

21.05

5

2.92

11

6.43

 

 

 

 

闽东诸河

138

丰水期

73

52.90

64

46.38

 

 

 

 

1

0.72

枯水期

73

52.90

14

10.14

51

36.96

 

 

 

 

全年期

73

52.90

32

23.19

32

23.19

 

 

1

0.72

木兰溪

104

丰水期

52

50.00

25

24.04

14

13.46

 

 

13

12.5

枯水期

 

 

66

63.46

25

24.04

 

 

13

12.5

全年期

44

42.31

22

21.15

25

24.04

 

 

13

12.5

闽南诸小河

45

丰水期

45

100

 

 

 

 

 

 

 

 

枯水期

45

100

 

 

 

 

 

 

 

 

全年期

45

100

 

 

 

 

 

 

 

 

全  省

2583

丰水期

1144

44.29

911

35.27

396

15.33

7

0.27

125

4.84

枯水期

1025

39.68

921

35.66

394

15.25

112

4.34

131

5.07

全年期

1047

40.54

1088

42.12

269

10.41

47

1.82

132

5.11

 

 

 

(二)大型水库水质

评价大型水库17座,其中沙溪口电站各水情期水质均为Ⅳ类,万安水库枯水期水质为Ⅳ类,其余水库各水情期水质均符合和优于Ⅲ类标准。其中全年期评价水质符合Ⅱ类标准的11座,占64.71%;符合Ⅲ类标准的5座,占29.41%;水质为Ⅳ类的1座,占5.88%。

对17座大型水库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表明,丰水期山仔、惠女、南一、峰头水库水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东张水库呈中度富营养状态;枯水期沙溪口电站和万安水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全年期评价中,东张、南一、峰头水库呈轻度富营养状态。

(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

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分别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源地进行评价。根据单指标评价法,并根据Ⅲ类水质标准进行水源地水质合格评价。全省九个设区市15个主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中(1个为地下水),水质较好的有龙岩的北门水厂水源地、莆田的东圳水库和宁德的金涵水库,这3个水源地的年测次达标率分别为100%、100%和97.20%。水质较差的是福州的闽江北港的鳌峰洲、泉州晋江北渠的北峰和东湖桥3个供水水源地,主要超标项目为粪大肠菌群、氨氮、铁和锰。

 

  

 2007年福建省各大型水库水质状况表

表8

水库名称

库容

(亿m3)

水质评价

营养状况评价

丰水期

枯水期

全年期

丰水期

枯水期

全年期

水口水库

26.0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山仔水库

1.72

轻度

富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东张水库

1.99

中度

富营养

中营养

轻度

富营养

沙溪口电站

1.64

中营养

轻度

富营养

中营养

东溪水库

1.01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安砂水库

7.47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池潭水库

8.70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水东水库

1.08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山美水库

6.55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惠女水库

1.23

轻度

富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南一水库

1.58

轻度

富营养

中营养

轻度

富营养

峰头水库

1.77

轻度

富营养

中营养

轻度

富营养

万安水库

2.28

中营养

轻度

富营养

中营养

棉花滩电站

20.4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古田一级电站

6.42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芹山水库

2.65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东圳水库

4.35

中营养

中营养

中营养

 注:总磷、总氮不参加水质类别评价,只参加营养状况评价。

 

(四)重点水功能区

    评价重点水功能一级区、二级区共78个,水质达到水功能区目标的57个,达标率为73.08%;水功能区总评价河长2278公里,达标河长1787公里,占总评价河长的78.45%。评价水功能一级区25个,水质达标率为72.00%,其中保护区、保留区、缓冲区的达标率分别为75.00%、75.00%、60.00%;评价水功能二级区53个,水质达标率为73.58%,其中饮用水源区达标率为81.82%,工业用水区达标率为85.71%,农业用水区达标率为33.33%,渔业用水区达标率为66.67%,景观娱乐用水区达标率为66.67%。

 

 

 

 

 

 

 

 

 

 

 

 

 2007年福建省重点水功能区评价结果

表9

水功能区

水期

个数达标评价(个)

河流长度达标评价

评价个数

达标个数

个数达标率(%)

评价河长(km)

达标河长(km)

河长达标率(%)

一级区

保护区

丰水期

12

8

66.67

424

369

87.03

枯水期

12

8

66.67

424

331.5

78.18

全年期

12

9

75.00

424

396.5

93.51

保留区

丰水期

8

5

62.50

355

269

75.77

枯水期

8

4

50.00

355

234

65.92

全年期

8

6

75.00

355

274

77.18

缓冲区

丰水期

5

3

60.00

70.8

9.8

13.84

枯水期

5

3

60.00

70.8

9.8

13.84

全年期

5

3

60.00

70.8

9.8

13.84

小计

丰水期

25

16

64.00

849.8

647.8

76.23

枯水期

25

15

60.00

849.8

575.3

67.70

全年期

25

18

72.00

849.8

680.3

80.05

二级区

饮用水源区

丰水期

22

18

81.82

489

450.5

92.13

枯水期

22

17

77.27

489

430

87.93

全年期

22

18

81.82

489

468

95.71

工业用水区

丰水期

14

11

78.57

394.9

317.9

80.50

枯水期

14

10

71.43

394.9

299.9

75.94

全年期

14

12

85.71

394.9

336.9

85.31

农业用水区

丰水期

3

2

66.67

66

66

100

枯水期

3

1

33.33

66

0

0.00

全年期

3

1

33.33

66

0

0.00

渔业用水区

丰水期

6

4

66.67

267.5

211

78.88

枯水期

6

3

50.00

267.5

181

67.66

全年期

6

4

66.67

267.5

211

78.88

景观娱乐

用水区

丰水期

6

2

33.33

148.8

35

23.52

枯水期

6

4

66.67

148.8

90.8

61.02

全年期

6

4

66.67

148.8

90.8

61.02

过渡区

丰水期

2

0

0.00

61.8

0

0.00

枯水期

2

0

0.00

61.8

0

0.00

全年期

2

0

0.00

61.8

0

0.00

小计

丰水期

53

37

69.81

1428

1080.4

75.66

枯水期

53

35

66.04

1428

1001.7

70.15

全年期

53

39

73.58

1428

1106.7

77.50

水功能区合计

丰水期

78

53

67.95

2277.8

1728.2

75.87

枯水期

78

50

64.10

2277.8

1577

69.23

全年期

78

57

73.08

2277.8

1787

78.45

 

 

五、重要水事

 

(一)省政府发布《福建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2007年9月17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布《福建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在征收范围、征收标准、规范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二)我省防汛抗旱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国家三部委联合表彰

2007年12月7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人事部和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全国防汛抗旱总结表彰大会。省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厦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日博娱乐网址和福建省洪水预警报中心4个单位被授予“全国防汛抗旱先进集体”荣誉称号;黄德恭 、黄修瑜 、陈国宁、谢志毅、 杨新建、金保明、赵芳弟和林燕琼8位同志被授予“全国防汛抗旱模范”荣誉称号。

(三)我省开展河道采砂和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

3-6月,河道采砂专项整治行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整治重点是针对各地河道采砂管理机制的建立情况、采砂规划年度实施方案核准情况、采砂许可证的发放情况、非法采砂的查处情况以及河道采砂安全生产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等,确保了河道行洪安全,遏制了非法采砂势头。11月,正式启动水土保持监督执法专项行动,按期完成了第一和第二阶段工作,对在建和2003年以后完建但未开展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的开发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调查清理,重点包括水土保持方案报批情况、水土保持方案落实情况、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情况和造成的水土流失及其灾害情况。

(四)“六千”水利工程建设年度任务超额完成

全省完成投资6亿多元。其中,千万农民饮水安全工程完成1506个村,受益人口142.07万人;千座水库保安工程完成105座;千万亩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完成51.50万亩;千万方山地水利完成蓄水池23.20万立方米,完成小型水库建设26座;千公里河道清水工程完成77.80公里;千万亩水土流失治理完成150.90万亩。

(五)水利科技硕果累累

省水利系统获得2007年度省科学技术奖9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评选出2006年度省水利科学技术奖15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